猫眼社评 两军对垒手榴弹往後扔的“投降派”—6月中国主流媒体主打内地“带路党”!

猫眼社评 两军对垒手榴弹往後扔的“投降派”—6月中国主流媒体主打内地“带路党”!

 评论员 蓝雨

  G20习特会前夕,官媒一方面连续炮轰美国政府,另一方面继续追打投降派。新华社发文强调,「两军对垒」要警惕这些「手榴弹向後扔」的人。

  新华社26日发表文章指,面对美国政府挥舞关税大棒的「极限施压」,在坊间有极少数抱守崇美、媚美、恐美思想的人,时不时出来说风凉话,混淆视听、涣散人心,一些所谓的大V甚至鼓吹投降论。文章指出举国上下同心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两军对垒」,我们要警惕这些「手榴弹向後扔」的人,必须对这些错误思想加以揭露,坚决抵制。

  对中国的遏制打压是美国一些人的战略,并非一时心血来潮,不会因为你的「忍让」「投降」而放过你。历史教训也指出,面对霸凌主义,无原则的隐忍退让都是自我发展机会的丧失,委曲求全换来的都是「得寸进尺」,最终只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欺凌。文章指出,鼓吹投降论者是膝盖跪得久就不知道站起来了,是典型的恐美思维。

  有些人抛出来的明明是投降论,却要在表面上「包装」成是为了国家好。这种外层抹「蜜」的投降论实则包藏祸心。

  据观察,在连续炮轰美国政府後,中国主流媒体调转枪口,狠批国内的一些投降派,言辞不可谓不激烈。

  6月8日,继由中宣部主管的报纸《光明日报》6日刊登《明辨崇美媚美恐美的奇谈怪论》痛批中国亲美派後,官媒新华社亦发表题为《让「投降论」成为过街老鼠》的评论文章,批判对美妥协退让论调。文章指国内有人鼓吹对美妥协是得了「软骨病」。新华社称,对此种论调必须旗帜鲜明地说「不」,理直气壮地开展斗争,让「投降论」成为过街老鼠。

  中美经贸摩擦以及中美在其他问题上的角力,本质上是进步与落後、平等与霸权、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的较量,中国站在国际道义和时代潮流这一边,「投降论」者无条件吹捧美国政府对中国的贸易霸淩政策以及强权政治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必要性」,将中美贸易战的责任单方面推给中国,是阿谀奉承的谄媚之举,是颠倒黑白的荒谬之论。

  美国政府肆意践踏国际经贸规则、冲击多边贸易体制,称中国不仅是在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也是在维护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投降论」者最常用的伎俩就是把美国最好的一面和中国最差的一面放在一起进行「科学对比」,从而得出「完了,这下中国完了」的结论,这种比较方法缺乏客观依据,根本站不住脚。

  对於中美经贸谈判,中方绝不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中华民族的尊严不可欺,谁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新华社文章最後还「正告那些崇美媚美恐美者」:别再做美国政府霸淩的帮凶,别再试图用「投降论」瓦解中国人的抵抗精神,执迷不悟、一意孤行的前方是万丈深渊。文章又呼吁国人擦亮眼睛,认清「投降论」者的真面目和险恶用心,人人喊打,让他们再也不敢出来招摇撞骗,蛊惑人心。

  6月11日,《人民日报》刊文将投降派描述为「一遇风浪,就心慌气短、脚跟发软、六神无主、吓破了胆」,并强调,14亿中国人不可能答应葬送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

  6月13日,新华社再发「辛识平」署名文章,指贸易战由美国主动挑起,不向霸凌主义低头是中国社会主流。并批中国社会也有一些得了「软骨病」的人,吹捧美国、唱衰中国,散布崇美媚美恐美谬论。

  《人民日报》25日再刊登评论文章,批评「高调招敌」、「忍让为上」、「委曲求全」的论调,指出「以斗争求安全则安全存,以退让求安全则安全亡」。评论文章指,今天中国的体量,已经不是低调就能隐藏的了,就像一头大象不可能隐身於小树之後。就是中国想韬光养晦,也不可能做到了。

  文章说,在美国的逻辑里,存在一个「60%定律」,即一国经济规模达到其60%时,美国就会将之视为威胁其霸权的对手,千方百计加以遏制,按照「美式霸权」逻辑,岂是低调就能躲得过去的?

  文章续指,美国人信奉的是「丛林法则」。丛林法则就是欺软怕硬、弱肉强食。面对视「丛林法则」为圭臬的人,服软、示弱能求得安全吗?恰恰相反,你越服软,人家越是会看你软弱可欺;你越示弱,人家越是要拿你当任其宰割的鱼肉。

  文章最後指,以斗争求安全则安全存,以退让求安全则安全亡,这是中国人民在斗争实践中得出的结论。那种「高调招敌」、「忍让为上」、「委曲求全」的论调,不是别有用心,就是犯了幼稚病。面对霸权主义,靠示弱不能求得一隅之安;面对强大对手,一味退让只会被彻底打翻在地。

归纳来看,整个6月,内地主流媒体打的就是“带路党”。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也是官方媒体的一个炮轰对象。

6月25日,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蓬佩奥已成国际舞台上的一个乱源》的相当“不客气”的社论,用“疯狂”来形容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指责其是“反华势力的一面旗帜”。文章称,“出了这样的国务卿,不能不说是美国政治的悲剧,同时也是国际政治的悲哀。”

一般认为,《环球时报》是中国的一家半官方媒体,在语言风格上相较于《人民日报》等更为大胆。虽然其并非纯粹的官方媒体,但一般认为其能够表达纯粹官方媒体不便于表达的态度。更加能够表明中国官方态度的是,这则社论在当日晚间由《新闻联播》主持人加以转述,这说明北京对于这篇文章的整体基调是认可的。

而直到6月26日,《环球时报》对蓬佩奥的批评并未稍歇,其最新社论《蓬佩奥操盘美国外交令世界不安》,将蓬佩奥形容为“现象级的恶劣”以及“首席阵前叫骂者”。

显然,蓬佩奥这位冲在中美结构性对抗战场最前沿的美国政客,正在吸引中国宣传系统的集中“炮打”。此前,中国外交部也曾多次抨击蓬佩奥“到处煽风点火,挑拨离间,言行令人不齿”。可见,北京已积攒下不少对蓬佩奥的怨言,并已经“受够了”这位对北京充满敌意的、口无遮拦的国务卿。

自今年5月中美贸易谈判破裂后,《环球时报》对蓬佩奥的批评便进入高潮。自那时起至今,《环球时报》已接连发布六篇社论,除上述的两篇外,还包括《蓬佩奥竟好意思面对北极说南海》《蓬佩奥 史上最欺负欧洲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冷战式“中国观”开历史倒车》《蓬佩奥身为国务卿,却扮演反外交角色》,单从这些文章的标题便可感受到其中的“火药味”。这些社论在众多中国官媒和民间媒体上大量转发。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北京对蓬佩奥的“必要回击”,或者说是“忍让后的反击”。因为,相较于《环球时报》给蓬佩奥贴上的诸多标签,蓬佩奥先前给北京贴上的标签的恶意程度实有过之。用《环球时报》社论中的话说,就是“他的攻击性语言完全突破了以往美国对华外交语言体系,使用了各种恶毒字眼。”

这些“恶毒字眼”包括,今年5月,在北极问题上,他宣称中国“在北极的投资造成生态破坏”,并指责中国的项目为“劣质基础设施项目”,揶揄这些设施“过不了几年就变得摇摇欲坠、岌岌可危”。他还宣称中国在北极的民用研究具有军事目的。

在蓬佩奥的指示下,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已经开始起草一份对北京的政策文件,将北京的体制定义为“异我文明”,甚至具有种族主义含义的“非白人文明”,也成为这一定义下的一个维度。在蓬佩奥的眼中,前苏联对美国的威胁都不如今日的北京,这种对北京的“恶意”,被指已经不再顾及基本的历史事实。

不过,蓬佩奥与北京更多是在隔空对骂,双方直接面对面的交锋和接触有限。然而,就是这有限的接触中,蓬佩奥同样惹得北京的外交官员不快。2018年10月,蓬佩奥亚洲四国(日本、韩国、朝鲜和中国)之行最后一站访问北京,与中国外长王毅会面。事后证明,那是一场“充满火药味”的会谈。他不但未能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与王毅的会面也充满对抗性,双方自说自话。仅仅半天时间,蓬佩奥在北京的短促访问便告结束。

虽然蓬佩奥目前吸引了北京“炮轰”的大部分火力,但在如今的特朗普政府内,蓬佩奥并非唯一一个让北京感觉到“难以打交道”的官员。北京宣传系统对蓬佩奥的指责,可以部分挪用于特朗普政府中的另外一些官员身上。

  (2019.6.29 猫眼社评)

Related posts